中国展览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展览业经历了30年的缓慢发展,20年的追赶式发展,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
由展览引发形成的会展经济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崭新亮点。一个行业 或产业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来说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业发展很快,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二是它对其它经济部门的关联度很高,对其它行业具有较强 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我国展览业虽然经历了缓慢发燕尾服的三十年,但改革开放
后发展很快,尤其是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 国的展览业在近几年内突飞猛进式发展,数量增长迅猛。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
例,1994年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展览会猛增到60个,其中国际展30个,国 内展30个,超过历史最高记录;1995年进一步增加到84个,国际展39个,国内展
45个,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展览业逐渐完成了其发展历程中 的量的积累,今后二、三十年将是我国展览业从量变到质变转变的关键时期,发
展潜力很大。同时,展览对其它经济部门的关联度很高。根据业内人士估计,这 种关联度可以达到1:5到10。展览业的这种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在西方
表现得十分明显,以至于一些学者就此提出了“展览经济”的概念,这个概念也 已出现在国内有些媒体报刊上。展会经济以展览和会议为主体,涵盖旅游、宾馆、
饭店、航空运输、花卉租赁、设计装饰、电子音像等许多行业,在经济生活中的 地位和影响十分巨大。
受此影响,国内一些省市和地方政府也开始认识到展览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城 市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对其发展倍加重视。在北京,展览业已被北京市政府列为
北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尤其是把国际性展览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在 行业发展重点,还成立了展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展览工作的领导机构、部门
分工和主要任务,并从战略高度把展览列为实施“外贸、外资、外经、外展”战 略的重要举措之一。’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和其强大而广泛的影响
使上海市等一些省市对申请举办世博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上海市正积极申 请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展览业相比,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展览业尚待规范与完善,展览 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我国展览业无序竞争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展览业的 快速扩张是建立在小型场馆和小型展会的数量迅速增加的基础上的,与德国展览
业相比,中国展览业的特点是展览会规模小,数量多,行业集中度低。而德国展 览业作为成熟的展览业,其扩张模式是以展会规模的扩张为主。自从我国实行改
革开放以来,拥有组展权、办展权的单位增多,它们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机 制,在国内展览项目开发、组织及出国展览项目的招展过程中重复、撞车的现象
时有发生,有些单位受经济利益驱使,盲目上项目,令参展企业无所适从,办展 者本身的经济效益也受到损害。而目前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建造场馆也值得进一步
研究,场馆建设投入大,回报慢,新场馆的建设一定要做好可行性研究,避免展 览场馆工程方面上的重复建设。对展览市场要进行认真审慎的研究与调查,认清
展会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尤其是我国内地展览市场发展较为缓慢,筹建场馆时 更要慎重。广州、深圳、珠海地理位置相互靠近,又毗邻香港,在场馆建设上更
要量体裁衣,不应仓促上马。
我国的展览管理体制亟需改革。我国政府曾出台了对包括主办单位资格批准 和展会审批及出国展览管理体制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规范我国展览业的发
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部门职能的进一步 转变和我国展览形势的不断发燕尾服,现行的各种管理体制已显露出不适应展览
业发展的需要,各方面要求改革管理体制的呼声相当之高。与日益成熟发展的展 览业相比,我休养会发现发达国家大都成立有展览行业协会,主要是利用市场机
制和行规对展览业进行协调性的管理,指导和规范展览企业的动作与经营。借鉴 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研究探讨成立我国专门的展览行业协会,建立展会评估制
度,对展览业进行全国性的统计和分析,对全国各类的展览会进行协调与指导, 负责国际、国内展览界之间的横向交流与联系,筹划展览从业人员的培训,等等
事宜,对于我国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应该说意义重大。
此外,从目前全国展览业的情况看,展览项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产业结构 调整而改变的问题。展览项目必须要紧跟经济与时代的发展,要根据我国产业结
构及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是展览业的突出特 征,从政府有关部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直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展览无不
涉及。在发展过程中,展览与相关行业的关系是互动的,即互相支持、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也就是说展览业的水平是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中与产业
发展状况,尤其是与进出口贸易联系密切。近年来,一些沿海城市产业出现向金 融、贸易、高科技方向转移,而传统行业如纺织、轻工业等向周边地区转移的发
展动态,展览项目包括出国展览项目也应做出调整。目前展览市场大量涌现的技 术交流交易会、房地产交易会、人才交易会、中西部投资洽谈会等展览会和各种
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交流洽谈会,正是顺应了我国经济与市场的发展需要,使相 关产业及展览业均发展得红红火火。
中国加入WTO,将促进我国展览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将加剧展览业的竞争形势
加入WTO后,由于中国展览业将逐步按照国际惯例运行,就必须在国内建立良 好的展览市场,具备与国际接轨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因此来自外部的压力将
使中国展览业最终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现行的展览管理体制将必须加以变革, 而现有的大部分组展单位也将转变身份,走进市场寻求出路。这种趋势对于那些
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展览公司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外资进入展览业将带来资 本和管理技术,有助于提高中国展览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国际展览业进放中国将
带来新的理论和观念,有助于提高中国展览会的水平,并扩大中国展览市场的规 模。入世后由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吸引澳门美高梅金殿的国外产品和资金,外商直接投
资与进口贸易将更加活跃,将大大促进在华展览的发展;而出口产品和出口企业 则是入世的直接受益者,由此将大力推动出国展览的发展。
当然,加入WTO将会加剧我国展览市场的竞争。入世后,中国展览业将逐步按 照国际通行的展览规则运行,中国用于保护本国利益、不适应国际展览业运行规
则的条令终将废止。如价格双轨制、对外资展览公司的限制等。外国展览公司可 以获得在中国的国民待遇,外资的进入将加剧展览市场的竞争。并且由于中国展
览业与国外相比,整体处于劣势,势必有某些展会和企业被淘汰。入世后所带来 的展览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中国展览业的结构的改变,如馆租在展览业中
的比重降低,而组展和展览相关服务的比重的上升;对于那些以场馆经营为主要 收来源的企业形成挑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展览业的发展
互联网对展览经营模式今后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网上营销,也 就是展览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将会在今后的展览经营中日益普及与发展,并将进
一步促进我国展览业的发展。网上营销一般包括宣传、招展、信息交流。例如展 会概况、展览公司和展览场地介绍、参展商介绍,可以增加展览的信息量、透明
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参展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将逐渐依赖于互联网的技术。 可以说,展览活动中凡是涉及展出、展品和展出活动参与人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
传递、处理的环节都是电子商务的用武之地。同时目前出现时间不长的网上展览 会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展览会,它具有永不落幕、实时更新、降低成本、提
高效率等传统展会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点。但它又具有与生俱来的缺陷与不足, 网上展览不会全方位地感受展会的气氛、展品、客户和竞争对手。网上虚拟展览
永远不会对实物展览造成生存威胁,永远都不可能取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影响我国展览业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为摆脱经济困境、实现产业升级,通过跨国公 司向外投资、寻求出路,从而形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
整。这种调整对我们的产业结构及进出口商品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加入WTO、取 消有关配额和避免倾销指控后,我国原有的劳动密集性产业如纺织业、玩具业等
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优势。在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中,出国展览将更有文章可做。 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技
术更新步伐加快,产业、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必然促进以技术信息交流 为核心的会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从事第三产业的展览业也将是未来我国战
略结构中优先鼓励发展的行业,政策的支持将会使我国展览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随着我国展览业的发展,相信会有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名牌展脱颖而出,并将在 全国逐步形成合理的布局
中国是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有自己独有的工业, 各地有不同的需求。今后预计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展览会将分布在以北京、上海、
广州、天津、大连、成才等城市。珠海、深圳、厦门、昆明、常州等将举办一些 有代表性的特色展览,据此布局将形成中央级全国性专业展和地方级地域性展会。
中国的展览市场将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展览布局。另一方面,我国本身拥有广阔 的市场,中央澳门美高梅金殿: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将使我国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何
针对国内日益扩展的市场做好展览工作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总之,中国未来的展览业极具发展潜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展览业的发 展将促进中国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将为中国展览业的
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将促进在华国际展览和出国展览的 数量与发展速度;中国加入WTO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展览业的整体水平并有助于扩大
展览业的市场规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展览企业营销的有力工具,可以说,展 览业作为我国成长中的朝阳工业,有着广阔无限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